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年公务员岗位会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年公务员岗位会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年的考研也肯定会更加严峻。
大学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开学时间,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在6月就开始考虑离校,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返校,总不能到时候学校直接发个通知说大四的学生回来把你们的东西收拾收拾都回家吧,显然是不现实的,大概率会给毕业生一个缓冲机会,比如说推迟毕业到七八月份,再加上考研失利的一些人,这部分人都会去考虑靠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教师,今年涌入的人肯定会比去年的多。
为什么这样说呢,去年研究生报名人数是340万,官方公布的招录人数大概是这个数字的1/4,再加上保研的、有些学校招不到人,有些学生调剂了不想去,实际上大概会有4/5的人会考研失利,也就是说大概有270万人考研这一年白白准备了,无论是去就业还是去考编制,抑或是考研二战,都是一个很大的增量。
今年的毕业生预计是870万(包括上面考研究生的340W),我之前说过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他还是一个教育问题,史上最难毕业季,870多万毕业生,扣除考研的,剩下的毕业生也是海量的。很多年前签好工作的年后被通知不用去了,年前没找好工作的,年后的春招又没法进行,现在考研的同学也被吊着,也是慌的很。
就业人数的需求对应的确实就业岗位的减少,那么可以预见的就是竞争的激烈。
另外,每年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最多的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是社会人士,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说明社会上的就业也不是太好,大多人不满足现状。从大体上来看,公务员的竞争比是越来越高,国考的分数也是越刷越高,前几年笔试110分就能进面,现在差不多要130了,这样从侧面说明了考公务员人数的增加。
单独说下考研,考研中也有大比例的二战人员,甚至有三战、四站,就我了解,二战人数是比较多的,差点过国家线的、没有考上心仪学校的、调剂不满意的基本上都会二战,但是三战的人就不多了,虽然已经说了研究生明年会扩招,但是扩招的规模无法保证,并且现在保研的也越来越多。
在我毕业那年,我们班29个人有15个人考研,考上了9个,有两个人二战,去年回母校,问了以下学弟,他说他们班31个人有25个在准备考研。未来,全班考研、全专业考研也是有可能的,考研很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高考。
所以说在今后,考研还是比较难的,考上一个好学校的研究生会更难。
经过2020年的疫情考验,我国会更加重视基层公务人员、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国有管控力度和人才培养。
因为在真正国家需求的时候,这些人出的力是最大的。国家也会进一步提高这些人的待遇,国家不会让这些为国贡献的英雄流血又流泪。
所以,公务员考试会更加激烈。
此外,考研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我在很多回答里都说过。
下面这幅图是1994-2020年的考研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阅读修身,长期关注考研考博,同时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阅读修身,希望遇见爱读书的你。点击关注“阅读修身”,让我陪你一起读书。
谢邀!
今年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表示,今年将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预计同比增加18.9万、32.2万人!
这在之前传出的扩招5%,20考研总增招约10万人的基础上又翻了倍!19考研总招生人数为80.5万人,那么意味着20考研整体扩招的比例将达到23.48%!而今年将录取99.4万人(包含推免)
无论是对于学校,还是对于考生,这都将是异常艰难的一年。
2020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341万。较上一年度增长了约51万人,增长率约为17.59%,在近5年,乃至近10年间,也是增长率较高的一年。
从史无前例的报名人数,到“文艺复兴”和“考研数学”冲上热搜,再到被疫情打乱的复试、调剂和录取节奏。相信2020年考研党可以当之无愧地说一句:今年,是迄今为止的考研最难年。
与此同时,虽然扩招了,今年仍然会有240万考生落榜,而这240万考生该何去何从呢?
受疫情影响,今年许多企业缩招停招,甚至还有裁员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考研的同学错过了去年的秋招和今年的春招,有可能最后两手空。虽然国家有关部门下达政策,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编制扩招,但是数量不可能太多。
今年240万人中没找到工作,或者没找到满意工作的,大概率会参加明年的考研和考公。
受疫情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一份稳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今年研究生扩招后,学历将会贬值,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本科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了。
近些年来很多毕业生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真的是很纠结,在就业形势越发严峻的今天,考研和考公务员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主要选择,那么到底哪一条路会更适合自己?
其实二者并不冲突,二狗哥个人是支持支持支持考研的。但这个选择也是动态变化着的,并不绝对!
一、考研不仅仅是提高一个学历,而是对自己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考研有很多好处,一是内地的学生考到了沿海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层次眼界都得到了提高。二是多了导师、同学的帮助,人脉关系得到极大的拓展。现在本科生都是放羊上大课。研究生一个导师就只带几名学生而已。本科生大多懵懂无知,研究生很多更珍惜这层同学关系。三是学历得到了提升,对以后长远发展有利。但是研究生的缺点也很明显,需要用三年的时间去继续深造,考研的[_a***_]很大,另外研究生的越来越多,也导致学校不好也没有多大的竞争力。
二、考公务员是能提前进入队伍,积攒工龄和资历。我们普通群众对于公务员的了解就要多一些了,铁饭碗,工作轻松,社会地位高。这些都足以让人心动,但是公务员的收入就不尽人意,晋升缓慢,没有关系或者是做人的本领很难被人提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三年后得到副科,只有那些省部级以上的人才能按年限到期就转副主任科员。而且你进入体制只能考在职研究生,但是组织部是不认这个在职的,对你升职没有意义。
三、两利相权取其重。如果考上公务员,而且是岗位非常好的,那就去做公务员,不要再考研了,因为你研究生毕业不一定能考上。如果考上名校如北大清华的研究生,那肯定要去读研,到时候你研究生毕业,通过选调生或者人才引进,很快就能得到级别的提升。比如湖北的周森锋、还有一位清华的毕业生去了宁夏,很快就做到了处级。
总之,要灵活对待,不能固执一端!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虽然,我也对普涨工资有着非常强烈的期待,但实事求是说,当听到国家大领导在电视上说月收入月收入1000元一下的还有好几亿人时,还是被惊讶到了,国家已经建国70多年了,经济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老百姓还是比较辛苦的,在目前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调低,扩中,限高就大原则了。其中,限高成为比较难啃的骨头,公务员收入不是高收入,顶多是中等偏上水平,但公务员队伍里面有着或明或暗的收入差异,导致即使公务员内部也有着强烈的不公平感觉,民不患寡而患不均,非常有道理。绝大多数公务员有强烈的涨工资意愿,估计也是这种情况导致的。目前,国家层面正在规范,相信很快就会有新的更加公平的政策出现。我们拭目以待吧。
2021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公务员普涨工资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从2020年开始,公务员对普涨工资翘首以盼,但偏偏遇到***疫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让本是增资窗口期变得遥遥无期。2021年,国家财政出现好转,经济出现利好发展势头,网上要求增资的呼声很高。但财政增长的钱要用于国计民生开支,世界复杂多变,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开支也不小,比如对发展中国家的无偿援助,都是需要用钱,公务员普涨工资又盼过了一年。
2021年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确实增资的话,也是下年补发。但小编觉得,今年增资可能性几乎为零。还记得今年上半年教室举报公务员发绩效奖金的事吗?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折腾,国家对公务员绩效奖金又一次检查。检查中发现了不少不规范的奖励项目,网传以后公务员都不能发绩效奖金了,是不是真的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但可以确认的是,这两年不少公务员的收入都受到了影响,有些地方奖金不能全额发放,有的奖励项目直接砍掉了,公务员收入在缩减是事实。
大家关心的是2022年,公务员普涨工资是不是可以实现?这个真的不好说。虽然快四年没有普涨工资了,怎么说都应该加点钱了,物价在涨,各种消费都在涨,经济在增长公务员收入不增反降,如果不按期增资也说不过去,因为公务员法有明确规定,公务员工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可以肯定的是,四年过去了公务员普涨工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大家不要抱着一定会普涨的盼头,看看那些工厂倒闭失业人员、下岗职工、求职无门路的人,公务员这份工作还是非常体面的,收入少了但还是过得去,只要在岗一天,每个月还是能照常发工资,抱着理解和感恩的心态去工作,想不开的事也都会豁然开朗的。
至于加多少钱?四年不加工资了,有的人觉得加工资应该加得多,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科级以下可能平均就三百块,扣了住房公积金等到手的钱可能就两三百块,少是少了点,但一分也是爱,加总比不加好,见好就收了。公务员普涨工资的文件至今还没有看到,希望来年早点下文,全国几百万公务员都在等这个好消息,但愿国家各方面事业都蒸蒸日上,公务员普涨工资的日子也快来了。
裸考160分,跟第二名还差20分,说明第二名考了180分,这个成绩不可能出现在满分200分的公务员考试中,要么是考三科,要么考两科满分也是300分,你这个成绩换算成普通公务员考试应该是105左右,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朋友,云南的吧,云南是考公务员大省,其他地方不像云南一样热衷于公务员事业单位
我今年应届,裸考189,第二名195,就差一点点,感觉明年再加把劲就能进,还是努努力吧
裸考160?这么夸张的吗?我今年报考省委组织部,第一名也不过148分啊。我应届准备了一个多星期,考了131分。考180的那个兄弟,你家卖票吗?我想买票去参观一下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年公务员岗位会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年公务员岗位会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kw.com/post/9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