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务员待遇迎来调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公务员待遇迎来调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关于公务员的薪资指的都是基本工资,所谓基本工资指的是公务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工资,基本工资水平如何呢?不同职务级别的基本工资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参照以下表格。
关于网上经常会爆出的公务员薪资调整,基本上指的也是这个基本工资,而津贴、补贴、奖金是不包含的。各地的基本工资水平如下图,北京最高为***91元,紧跟其后的是上海深圳。逻辑上也很好理解,越发达的城市生活成本越高。北京上海即便是郊区,房价都已经四五万了,好一点的小区也都六万以上了。
很多人看到这些基本工资会认为公务员的工资非常低,公务员的工资低是没有错的,但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惨,否则谁还会去做公务员。那么他们的收入在哪呢?那就是题主所说的***待遇了,包括各种津贴、奖金、补贴等等,这部分的金额加起来并不少。
那么这些津贴、奖金、补贴具体包含哪些呢?比如节日补贴,过年过节可能会发钱,还有车贴、年终奖、考核奖、维稳奖、中心工作推进奖、预发考核奖、特别维稳奖、年终一次性奖金,等等。
并不是每个单位的公务员都会有这些奖金,而是很多单位有各种各样的奖金,只要你表现比较不错,很多奖金就能够拿到,还有各种补贴、津贴,等等。总计加起来的话,并没有我们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惨。
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公务员收入是不一样的,有些单位收入高,有些单位收入低,有些单位各种奖金目不暇接,有些单位奖金则少很多。
综上所述,不要被公务员表面的收入低给吓到,其实没有那么惨,虽然在体制外上班有发财的机会,但发财的概率太低了,体制内虽然肯定发不了财,但绝对饿不死你,而且生活幸福度要高出很多,尤其是养老退休政策非常好。
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在各地基本上是中等水平,说不上很好,也不能说差。不同地区间因为财政状况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一、中西部地区
科员: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在3500-4000之间,年终绩效考核1-3万之间,地区不同标准不一。年收入实际到手7-8万之间。其他收入基本无。餐补、工会***等都是打卡或发实物,不是现金到不了手,而且加起来一年最多三四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副科:扣除五险两斤后实际到手4200-4600之间,年终绩效比科员多两三千。年入实际到手比科员多一万到两万之间,大概在8-10万之间。其他***与科员基本一致。
正科: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4800-5200之间,年终绩效比副科多五千+。年入实际到手比副科多一到两万,在10-12万之间。其他***几无差距。
副处:扣除五险两金后实际到手5400-6100之间,年终绩效比正科高八千+。年入实际到手在13-15万之间。以上收入均包括公积金。
政法类公务员比其他单位公务员略高,其中,公安比普通公务员收入高15-20%;法检两院员额法官或检察官比普通公安民警高30%,助理检察官和法官与公安民警大致相当,但比其他单位公务员高。
二、东部地区
不具体列了,此前已经有媒体报道了,江苏公务员的年均收入是18万左右。这是平均水平,同省不同区域也存在着较大差距。比如说杭州公务员,科级每月6000-7000+,住房公积金加房补每月6000+,年终绩效8到20万不等,年入基本上超过25万+。同样是一个省,金华地区可能只有杭州地区的70%左右。广东地区情况类似,广州、深圳等地工资普遍比较高,公务员年入30万+的很多,但广东西北地区比如韶关就没有那么多了,根源在地方财政能力。一个省的公务员基础工资待遇都差不多,拉开差距的主要是地方性的津补贴和年终考核绩效,高低之间完全看不懂。具体多少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有的人总认为公务员工资多,待遇好?你们都报考吧!公务员最大的好处有个稳定的工资!其它待遇真没有!有一点工作强度非常大!如果不信?你们可以了解一下就知道了!我是公务员,我知道有么辛苦!在说一句,我的实际收入不到六千元钱!退休之后也就三千多不到四千吧!
我来说说二线省会城市区级基层公务员 正科级为例子 年龄40岁以内。每月到手5700元左右 650的车补 公积金1600多 通讯费没有 季度考核没有 ,这些市里可能有。未休假补贴的话 休***了就没有 不休的话十天6000多。年底市级文明奖15000 .省级18000的多。年终一次奖励6000左右。每年***暖补贴2400。工会***一年不超过2000元物品,300元蛋糕券。其他收入真没有了。
去年接待北京部委来的一个工作组,和其中一个35岁的副处长相处了一个多星期,比较熟识了,临走前半开玩笑半认真问了他的收入。他告诉我目前他每月能够到手的收入一万多点,加上年终绩效一年总共18-20万之间,不算公积金和房补。如果算上这部分收入,一年二十六七万左右,不到三十万。由于北京物价高、房价高,生活开销非常大,一年下来根本存不了什么钱,存了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所以他现在和老婆孩子仍在租房住,说是在排队等买单位的***房(比市场价便宜不少),可前面还有好几个排着,轮到他估计也要两三年以后,也就是说起码到四十岁左右他才能住上自己的房子。
处级干部尚且如此,处级以下干部可想而知是什么情况。总的来说,北京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工资待遇相比中西部地区,肯定算高了,但是对比北京的房价和物价,其实也不算高。其性价比和幸福指数甚至还不如三四线诚实的公务员。可北京毕竟是首都,集政治、经济、教育、医疗***于一身,软环境非一般城市能比,长远来看有机会考到中央部委还是比较值得。万一混的好,以后提个厅级甚至部级,光宗耀祖,其间意义和价值还是钱能衡量的吗?
一句话,风物长宜放眼量,人往高处走总没有错。进了中央部委,困难和痛苦都是暂时的,慢慢都会解决。
一听机关名称,让人感到高不可攀。因此,第一反应就是待遇肯定不薄。好多基层公务员都在报考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其次就是社会地位高。再次就是晋升提拔的机会多。乡下人的理解不知对否?
应该待遇比较好,在北京一个普通中央机关公务员,一年工资待遇和其它补贴合计应该收入25万左右。但是毕竟是特大城市,买房子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想在北京买套房子肯定办不到。只能满足正常生活,或者工作多年加上货款才能买起房子。但是升值空间比较大,很有发展前途。
谢谢邀请。虽然中央机关部委平台高、权力大,晋升也很快,但工资待遇不怎么样,不足以匹配国家机关的平台和权力。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待遇不是很高,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正科级公务员,加上公积金、年终奖等,一年全部收入不到20万元。这个收入,在北京勉强能够维持一家人生活开支,买房就不用想了,6万多元一平米的房子不是北京公务员可以想像的,除非父母能够有强大的支持。
我1位大学同学在国家民政部当处长,农村出生,40岁,正处2年多,家里根本帮不了他,什么都的靠自己,一家三口挤在不到50平米出租屋里。据说,去年终于分配了一套两房一厅80平米的房子。偶尔和该同学聊天,他说是羡慕我们地方公务员,可以通过工资买得起大房子,一家人住得舒舒服服的。我说,你已经正处了,算是成功了。他说,虽然正处,级别也上去了,但除了享受职务级别和北京教育***外,真的是一无所有,要存款没存款,要投资没投资,房子也是小型得***房,家庭生活得比较艰辛。
的确,在北京的国家部委公务员,除了享受北京经济发达、教育***多等便利外,其他的并无什么优势,特别是农村出生的公务员,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消费,没有强大的外力支持,要想在北京立足好、生活好,确实比较困难。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认为,国家部委平台角大、晋升较快,可以实现个人政治仕途,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报考国家部委的主要原因。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0年公务员还会正常调整工资吗?据我了解很多地区的公务员也好,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好,都没有调整工资,虽然说早在2014年的时候,就已经出台公务员和机关事业编制人员,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的这样的一个薪酬机制。并且分别在2016年和2018年做出了正常调整薪资待遇。当然今年也确实是这个工资的调整窗口期,所以说正常调整是应当的。
但据我了解,因为我们家本身有有亲戚是公务人员。确实今年还没有调整薪资待遇,根本原因可能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大的原因,我认为跟财政的这个收支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本身今年发生疫情以来财政大幅支出,所以说相对来讲这个财政的收支它是压力比较大的,所以说没有进行调整,因为本身公务员也好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参公人员也好,基本上都是全额财政来给予拨付的,所以说财政压力大,那么不调整薪酬待遇也是很正常的。
实际上我们的公务员也好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也好,即便是不调整工资,在整个城市内部的平均水平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收入不错,有很多地区的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务员,都高于城市所在地区的全口径社会,平均工资其中向我们所在的城市,他就是这样的一个特点,基本上国有企业单位公务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算是收入比较理想的,所以说即便是不调整,自己也相对来说,是属于一个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现在看来,2020年公务员两年一度的调资窗口不会启动了,但是正常的工资调整已经完成,由工龄等产生的薪资和社保缴费额度的变动均已调整到位,有的公务员因为社保和公积金扣缴基数的增大,到手工资不仅没多,反而比以前还少了,这在公务员薪资调整过程中是很常见的事。
公务员调资之所以会这么受关注,主要起源于2014年国家开启的基本工资调整,并从当年开始承诺每两年定期给公务员做一次工资调整,时间固定在当年7月或10月,以人社部下发的通知为准,由此形成了公务员两年一度的固定调资窗口期。公务员调整后,事业单位比照公务员也会相应调整工资标准,涨幅从一两百到几千之间,根据个人职务和级别对应调整。八项规定后,公务员的工资已经阳光化、透明化,取消了很多津补贴和奖金,公务员几无其他的增资渠道,因此每隔两年的调资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事。2018年公务员调整基本工资标准是在10月1日,调整后,公务员职务工资比之前上涨了170元至1250元,级别工资比以前涨了520元至3115元,工资调整幅度不大,但每个人基本上都有几百块的增资,原本按正常程序,今年10月应该也能迎来新一轮的工资调整,可至今方案都未下达,也怪不得大家关心。
很显然,今年的调资受挫受到了疫情影响。疫情爆发后,今年全国各地所有产业都受到了冲击,地方财政收入比过去大幅减少,一方面钱少了,另一方面还要投入大量资金抗疫防疫、减负减税,已经没有能力再负担公务员的增资要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本身财力薄弱,疫情过后更是雪上加霜,连正常的运转都快保障不了了,更别提增资涨薪了。所以国家提出“六保”不是没有道理的。
现在距离2020年结束还有一个多月时间,临近年底,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等各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各地财政可以想见会更加捉襟见肘,要不是有地方债支持,情况可能还要糟糕。此时再给公务员涨薪,一方面估计财力不允许,另一方面恐怕也不合时宜。因此,公务员今年想调资已经不太现实。至于以后会不会调,何时调,那就要看经济情况和国家政策导向了。
正常情况下2020年公务员工资会上调,但是今年情况特殊,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打破了原有的工作***,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困难时期公务员要做好跟国家、跟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准备,共克难关。
2015年下发的《关于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规定:“原则上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在此“意见”的指导下,2016年、2018年国家分别对公务员工资作出了调整:
1.2016年6月,人社部新闻发布会中通报:“截至6月下旬,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准备工作全部完成。6月起,地方已陆续开始兑现增加的工资,7月底前基本完成”。
2.2018年7月起,“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
从“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的规定和最近的调整时间来看,距离公务员上次调整工资已经过去了整两年的时间,按道理讲2020年工资调整势在必行。
但是2020年最终能否调整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在2015年年初下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方案》中明确提出,公务员工资调整的主要依据是: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的调查比较结果,并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来确定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的调整幅度。
也就是说公务员工资最终能否调整还受到“经济发展、财政状况”的限制,而今年年初的卫生***对国家、地方上的经济冲击、财政收入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且各地在“抗疫”中的财政支出是十分巨大的,虽然下半年经济开始复苏,但是今年总体经济状况不容乐观,各地财政收入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所以在此艰难时刻,公务员工资能否如期调整还是一个未知数,但也并不是没有希望:
正常调资不影响,数额不大,每个人每两年调一次,平均下来100多元。但大范围调绝不可能了,因为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财政收入大幅下降,保证原来工资就不错了,不可能给你们提高工资。
如不出意料,2020年机关事业单位大概率会迎来新一轮的调资。
自2014年***院办公厅转发《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通知》以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上每两年开启一轮调资窗口,对机关事业单位和离退休人员工资进行调整。每轮调资增加的基础性工资额度在100多到2000多元不等,根据个人职务和级别有所区别。
2014年的调整从当年10月1日起开始,调整后,职务工资标准由340元至4000元分别提高到510元至5250元;级别工资由293元至3020元分别提高到810元至6135元。
2016年从7月1日开始,调整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标准由每月的510元至5250元分别提高到585元至7835元;级别工资由原来的810元至6135元分别提高至1020元至6496元。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合计,分别比2014年提高280元至2946元。
2018年从7月1日起开始,调整后,公务员的职务工资标准由每月的585元至7835元分别提高到640元至9280元;级别工资走原来1020元至6496元分别提高到1130元至7109元。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合计,分别比2016年提高165元至2079元。
从三次调整来看,公务员每次调整基础工资额度都不会特别大,处级以下干部基本上保持在100多到六七百之间。扣除多交的社保、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实际到手工资处级以上会感觉到增加,科级基本持平,科级以下可能还要倒贴,不仅没增加,反而拿到手的还少了。几乎每次调整工资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情况。
按照目前的形势,特别是受疫情影响出于***经济的需要,预料2020年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也将迎来新一轮基础性工资的调整,增资的幅度和之前大致相当,不会特别多。机关事业单位新一轮工资调整后将直接带动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工资等方面的调整,对***消费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能带来物价的上涨。
公务员很有可能从今年7月份涨工资,但这也只是可能,到底能不能实现,还需要看将来的政策情况。
一、说到公务员涨工资,总能引起大家的激烈讨论。
前几天评论了一下公务员涨工资的问题,结果引起一百多万人阅读、几千人评论。引起大家关注的焦点无非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体制内的人感觉工资水平太低,呼吁要涨工资。另一种情况是,体制外的人总感觉社会不公平,总觉得公务员工资太高,不该再涨。但其实不论哪种情况,大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要说工资高,公务员的工资确实不算高,也就仅仅能达到一个城市的平均水平,不过公务员工资稳定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行业没法比的。但是,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有他们的不易,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行业受到了影响,就抨击其他行业。
二、按照以往的情况,机关事业单位很有可能会从今年7月份涨工资。
公务员工资调整是有正常的增长机制的,从2014年工资政策改革以来,基本上两年会调整一次,比如,2016年7月调整了基本工资、降低了津贴补贴,2018年7月又调整了基本工资,到2020年7月正好两年的时间,所以公务员工资很有可能会再涨。并且。近期出台的一些文件也明确提到了公务员工资调整的问题,要建立与企业同等人员工资相比较的机制,落实公务员工资正常调整的机制。也就是说,公务员工资调整是肯定要进行的,但到底是涨还是降,还得等待最终的靴子落地。
三、即便涨工资也涨不了二三百块钱。大家也没必要过多关注。
不论大家感觉公务员工资高也好、工作稳定也好,这都是人家每名公务员辛辛苦苦努力考试换来的,并且能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员素质都普遍比较高。那些总拿一些其他行业和公务员相比的人,可以考虑一下为什么自己不去考公务员,反而要在这里抱怨不公。
并且还有一点就是,公务员涨工资和企业涨工资真的不一样,在企业很有可能因为效益好而给你多发上千上万的绩效,效益越好提成越高。而公务员涨工资,其实就是给大家一个安慰,2016年、2018年两次都是人均涨300,但要知道这300块钱是档案工资,并且,处于平均线以下的,绝大多数是我们这些普通公务员。然后再扣除杂七杂八的保险,到手工资也就多一二百块钱,甚至更低。
总之,按正常情况来说,今年应该会涨工资,但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工资到底涨不涨还得看最终的政策情况。
2020年,公务员的工资是一定会上涨的。
根据人力***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实施方案》规定:公务员的工资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自方案从2014年实施以来,分别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对公务员的工资做上涨调整,且每一次都是在下半年实施具体的调整动作。
有眼尖的小伙伴可能已经发现问题——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并不是说一定会向上调整。
话虽如此,但我们要认识到两点: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适度通胀的发生,国民收入一定是越来越多的;
二是如果公务员的工资下调,这会给予全国乃至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中国的经济不行了!你说会有人给全世界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吗?
所以,虽然方案里没有说是明确的向上调整,但具体实施的时候一定是向上调整,而不是降低的,且增长也是有法可依的。
第一,方案规定每年或者两年调整一次,公务员工资上一次调整是在2018年,也就是两年前,那么今年就已经到了两年时间这个调整工资的时间窗口,所以不出意外,是一定会做出调整的。
上次一调整是2018年的7月,此次因为疫情的影响,可能会相应往后延迟几个月,个人预计大约在10-11月会完成公务员工资上涨的工作。
2020年公务员的工资大概率不会增加,如果认为公务员的工资会随着物价上涨,定期进行调整是不太现实的。在今年特殊时期,我们不能用以往的思维来分析问题。
公务员的工资来源于国家的财政收入。因此是否调增公务员工资,除了考虑物价上涨、公务员工资实际收入水平,更重要的还是考虑国家财政收入的实力。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1至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32亿元,同比下降9.9%。与上年同期相比,山西降幅近40%,河南下降30%,湖北省财政收入几乎归零。
虽然目前各地的复工进度在不断加快,但是可以预期今年的财政收入与去年相比肯定差距非常大。
而与此同时,因疫情防控因素影响,1至2月份,全国卫生健康支出2716亿元,同比增长22.7%。
在这一减一增的形势下,今年国家对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支出控制必将更加严格,而人员经费将是控制的重点。
因此,今年公务员不要再想着和往年一样步入所谓的正常增资的轨道,除了工作年限,职级晋升等正常调资因素之外,对公务员工资普调的可能性不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务员待遇迎来调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务员待遇迎来调整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kw.com/post/33603.html